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走新”更“走心”,济南用脚步丈量“大写的思政课”

体育正文 41 0

“走新”更“走心”,济南用脚步丈量“大写的思政课”

“走新”更“走心”,济南用脚步丈量“大写的思政课”

大众网记者 赵港宁 济南(jǐnán)报道 当现代诗朗诵《何以文明》的激昂声浪在济南市天桥区(tiānqiáoqū)五柳岛小学响起,一场打破传统边界的思政教育革新(géxīn)正式启幕。 5月30日,“行走泉城(quánchéng)・砺心致远”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暨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展示活动(huódòng)以“走新”的创意形式与“走心(zǒuxīn)”的情感共鸣,将思政教育书写成一部可触摸、可体验的“行走之书”。 这场活动的背后,是济南深耕精神文明(wénmíng)建设的坚实步伐——就在(zài)一周前的5月23日,全国(quánguó)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来捷报:济南不仅延续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的殊荣,平阴县也新晋县级全国文明城市行列,更有17个村镇、13家单位、3所学校及4户家庭(jiātíng)分别斩获全国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、文明校园与文明家庭称号。这份亮眼成绩单,正是泉城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注脚,也为此次活动奠定(diàndìng)了深厚的实践基础。 作为济南红色基因(jīyīn)的重要承载地(dì),天桥区拥有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旧址、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等23处红色教育基地,占全市(quánshì)文明实践线路红色资源的近半数。 近年来,天桥区构建起“区-街道-社区-网格(wǎnggé)”四级文明实践体系,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,形成“人人(rénrén)参与文明、人人共享文明”的生动局面(júmiàn),为全市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“天桥样板”。 而在此次(cǐcì)活动中,15条文明实践主题线路的重磅发布,更成为串联(chuànlián)城市文明基因与时代精神的“金线”。 五条主线展风采,十五线路绘(huì)宏图 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泉城文明故事(gùshì)汇”率先(shuàixiān)点燃氛围。“在行走中感悟文明,在实践中传播文明。” 活动现场,5位特色推介人化身“城市文明讲述者”,以故事化表达分别对历下(lìxià)、市中、天桥、章丘、平阴首批新(xīn)时代文明实践路线进行生动(shēngdòng)推介。 在历下区品读曲径通幽的(de)文化之味主题路线推介中,推介人从(cóng)李清照故居的诗词墨香(mòxiāng)讲起,延伸到芙蓉街的非遗手作,生动展现了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交融; 市中区“和润商埠”文明实践主题路线,通过老商埠建筑的沧桑变迁(biànqiān),讲述济南开放包容(bāoróng)的城市品格; 天桥区“薪火天桥”线路则聚焦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机关(jīguān)旧址(jiùzhǐ)等红色地标,重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; 章丘区“齐鲁古道”乡村文化振兴主题路线(lùxiàn)以齐鲁古道为脉络,串联起古村落的(de)民俗风情与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; 平阴县“玉带(yùdài)玫香——儒行孔村”文明实践(shíjiàn)主题路线,将玫瑰花海的浪漫与儒家文化的厚重巧妙结合,展现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。 随后,槐荫区“老商埠(shāngbù)之旅”、历城区“虞山六艺・文明传习(chuánxí)路”等10条各具特色的线路也依次亮相。 这些线路(xiànlù)横跨历史古迹、红色旧址与现代文明地标,覆盖全市15个区县(功能区),将文化(wénhuà)展示、非遗传承、文明培育等功能融为一体,勾勒出泉城文明实践的立体图景(tújǐng)。 据统计,15条线路共涵盖红色教育(jiàoyù)基地23处、非遗传承点18个、乡村振兴示范点(shìfàndiǎn)15个,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实践矩阵。 革命先烈(gémìngxiānliè)后人的寄语视频为活动注入厚重的历史回响。王尽美之孙王军在(zài)视频中深情回顾祖辈投身革命的初心与使命,“希望年轻一代能在泉城(quánchéng)的红色热土上,传承先辈精神,勇担时代重任。” 而“红色之路”“奋斗之路”等6条(tiáo)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主题路线的展示,则标志着济南思政教育的全新(quánxīn)升级 与会(yùhuì)领导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标识“蒲公英”插入(chārù)花杆,15条线路如蒲公英的种子般,即将在泉城大地生根发芽。 沉浸体验悟初心,文化集市传薪火(xīnhuǒ) 沉浸式体验是此次活动的核心亮点。在“薪火天桥(tiānqiáo)”红色文明实践(shíjiàn)路线打卡区,美铭纪念广场、中共山东省委领导(lǐngdǎo)机关旧址等6处微缩景观按1:100比例精心(jīngxīn)复刻,搭配“红诗美铭扬”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等互动活动,让参与者亲手绘制红笺、在画境中追寻历史足迹。 活动最后的(de)文化集市,成为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交融(jiāoróng)的生动课堂。五柳岛小学的长征主题泥塑,以《巧渡金沙江》等场景(chǎngjǐng)重现革命历史;芙蓉小学的五谷作画与童趣扎染,展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;云世界小学的“心线曼陀罗”绘画,将几何美学与心灵(xīnlíng)疗愈巧妙结合。 黄台小学的京剧文创展区中,木桩(mùzhuāng)京剧人物、五彩脸谱与(yǔ)鲁绣发丝绣作品(zuòpǐn)交相辉映;非遗技艺展示区里,砖刻封泥、剪纸的匠人现场演绎(yǎnyì)古老工艺;济南老玩具展区的鲁班锁与沙艺表演的黄河画卷,更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别样火花,全方位展现(zhǎnxiàn)济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。 “我在(zài)文明实践中心画(huà)年画”作品展区中,共展出全市征集的优秀年画作品120幅,这些作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乡村振兴(zhènxīng)等为主题,传统民俗与时代精神交融生辉。 这种“移步换景、步步育人(yùrén)”的设计,让思政教育彻底(chèdǐ)告别“单向灌输”,在行走中“活”了起来。 创新体系树(shù)样板,文明实践向新行 近年来,济南深耕文明实践(shíjiàn)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。通过构建(gòujiàn)市(shì)、区(县)、街道、社区四级文明实践体系,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、实践所161个、实践站6000余个,实现城乡全覆盖。 同时,打造(dǎzào)了“泉城义工”“文明交通劝导”等200余个(yúgè)特色品牌项目(xiàngmù),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10万场次,参与志愿者达200余万人次 此次发布的15条线路,正是济南将分散资源“串点成线(chéngxiàn)、拓线成面”的成果——以精品线路为(wèi)依托,集文化展示(zhǎnshì)、非遗传承、文明培育于一体的文明实践展示带已然成形。 值得关注的(de)是,济南(jǐnán)还创新构建“1+6+N”行走的思政课程体系 以“加强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思想政治引领”为核心理念,精心设计“红色基因(jīyīn)传承”“传统文化浸润”“乡村振兴探索”“科技创新体验”“生态保护实践”“社会治理参与”六大主题研学线路,并针对(zhēnduì)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不同学段青少年特点衍生N条定制化子(huàzi)线路 这一结构化设计打破传统思政课“单一点位、单向(dānxiàng)灌输”的局限,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系统化、立体化的教育载体(zàitǐ),绘就具有泉城特色(tèsè)的“行走的思政地图”。 自该体系试运行以来,已有20余所学校参与(cānyù),组织(zǔzhī)研学活动50余场,惠及学生1万余人次 文明始于足下,践于行动。济南市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表示,未来将以15条(tiáo)线路为脉络,构建覆盖城乡、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线路网,计划三年(sānnián)内再新增特色线路10条,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场景。 同时,围绕“实践领航・红色济脉薪火传”“文明深耕・百年商埠启新程”“乡风新育(xīnyù)・阡陌花开振兴路(zhènxīnglù)”“泉韵润城・古今(gǔjīn)交响(jiāoxiǎng)文明曲”4大主题策划拍摄系列宣推视频,组建由媒体记者、文明志愿者、市民(shìmín)代表构成的“文明寻访团”,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文明人、文明事。 此外,还将开发“行走泉城(quánchéng)”线上小(xiǎo)程序,整合线路导航、活动预约、打卡积分等功能,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文明实践动态,参与线上互动(hùdòng)。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,让文明实践真正融入市民生活,成为每个人(rén)的行动自觉(zìjué)。当脚步与思想同步,当创新与情怀共鸣,泉城正以行走之姿,书写新时代(shídài)思政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答卷。 未来,济南将以这(zhè)15条(tiáo)主题线路为脉络,持续深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市民精神成长的“必修课”。 当脚步与思想同步,当创新与情怀共鸣,泉城大地正书写着(zhe)新时代思政教育(jiàoyù)的生动答卷,让文明之花在每一个参与者心中绽放。
“走新”更“走心”,济南用脚步丈量“大写的思政课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